節目異動公告
【悼念馬水龍教授】
春秋樂集SQ+春5/23音樂會,
將安排演出馬水龍教授作品《懷念》(2002)
Shui-Long Ma: In Memorian (2002)
由執行長邱君強及音樂總監謝宛臻共同演出。
本場音樂會演出曲目
馬水龍:《懷念》(2002)
蔡昀恬:《驀然》給琵琶與弦樂四重奏
陳以德:《影月森林》給琵琶與弦樂四重奏 (2013)
史麥塔納:第一號E小調弦樂四重奏《我的一生》(1876)
演出簡介
【2015 春秋樂集 SQ + 春 音樂會】即日起開放預約報名
繼往年「春秋樂集 SQ +」系列音樂會廣受好評,今年春秋樂集將於5月23日(六)下午2時30分在北投鳳甲美術館舉辦春季音樂會,由春秋樂集創辦人馬水龍教授,邀請陳宜貞、蔡昀恬、陳以德等三位作曲家,與對位室內樂團、陳中申、趙怡然等多位音樂家合作,共同譜出美麗的樂章,此場活動免費入場,歡迎對當代音樂有興趣的樂迷們共襄盛舉。
今年春季的演出,我們特別委託美國馬里蘭大學理論作曲博士陳宜貞教授,為尺八與弦四量身打造新作《異境交織》,尺八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木管樂器,在民族樂曲中經常出現,但現今作品中已非常罕見,此次演出為世界首演,非常值得期待;另外兩首邀演的曲目為年輕作曲家蔡昀恬、陳以德的作品,其中蔡昀恬的《驀然》,編制為琵琶與弦樂四重奏,以辛棄疾的《青玉案・元夕》為創作靈感「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 燈火闌珊處。」;而陳以德《影月森林》亦為相同編制,成長於秀麗恬然鄉野間的陳以德,認為音樂能超越文字表達心靈情感及深層意念,也創造出個人特殊的聲響色彩。
節目下半場,將由對位室內樂團帶來捷克作曲家史麥塔納的第一號E小調弦樂四重奏《我的一生》,這部作品是史麥塔納用聲音刻畫的生命歷程,由於是他私密的告白,讓內心的悵然與悲苦透過樂器間親密的對話而得以抒發。相信2015春季的春秋樂集SQ + ㄧ定能為所有聽眾帶來迥然不同的音樂色彩。
節目介紹
由邱再興文教基金會所主辦的春秋樂集於1991年由馬水龍教授創立,提供作曲家發表的平台,致力推廣台灣當代音樂。這次春季演出委託曾留學德國的謝宗仁創作《絮語》這首給古琴與弦樂四重奏的作品,此作品古琴從泛音、按音到散音(空弦),將會呈現各種不同的面貌給聽眾。春秋樂集這次也邀約了劉韋志及陳宜貞的作品,劉韋志的" Monument II: Falling" 給弦樂四重奏,作曲靈感源自一則網路上的報導,樂曲中呈現出人類文明的愚昧,來紀念這場悲劇。陳宜貞《異境交織》給尺八與弦樂四重奏,全曲企圖結合東西方不同之語法來創作,描繪出超現實之異境。下半場將帶來德佛札克的第十號降E大調弦樂四重奏,出版商西姆洛克曾說:「德弗札克的旋律彷彿是他隨手從衣袖裡抽出來的。」巧手一揮即行雲流水,讓人聽來自在又暢快,歡迎樂迷們前來欣賞屬於德佛札克的魅力。相信2016春季的春秋樂集SQ+,一定能為觀眾帶來不同的音樂饗宴。
演出曲目
蔡昀恬:《驀然》給琵琶與弦樂四重奏
Yun-Tien Tsai: "Suddenly", for Pipa and String Quartet
陳以德:《影月森林》給琵琶與弦樂四重奏 (2013)
Yi-De Chen: "The Forest with the Black Moonlights", for Pipa and String Quartet (2013)
陳宜貞:《異境交織》給尺八與弦樂四重奏 ﹙委託創作‧世界首演﹚
Yi-Chen Chen: "Strange Lands, Intertwined",for Shakuhachi and String Quartet (World Premiere)
史麥塔納:第一號E小調弦樂四重奏《我的一生》(1876)
Bedřich Smetana , Quartet No. 1 in E minor,Z mého života(From My Life) (1876)
卓越優質的作曲家
陳宜貞:
美國馬里蘭大學(University of Maryland, College Park)理論作曲博士,現為國立嘉義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助理教授,並兼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。畢業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,師承陳茂萱教授。後赴美深造,於密西根大學(University of Michigan, Ann Arbor)攻讀碩士學位,返國後投身教學工作,並持續積極創作,與打擊樂家吳思珊所合作之《闇夜迷 走》入圍第八屆台新藝術獎,作品《石鼓歌》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補助。曾於美國電子音樂學會年會(SEAMUS)、國際電腦音樂與音訊技術研討會 (WOCMAT)、台北國際現代音樂節、亞洲作曲家聯盟(ACL)音樂台北等音樂節發表作品。
蔡昀恬:
台北人。現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四年級,主修作曲,師事錢南章教授。2014年十月關渡藝術節期間於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廳首演《囈・雨》(給一位擊樂家的音樂劇場)。2015年三月獲選三校聯合學生作品音樂會,於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廳首演《城市與鹽》,同年4月於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廳『如果_蔡昀恬個人作品發表會』中演出《水喻》、《驀然》、《如果》等曲目。並在2015年五月『關渡新聲優勝者音樂會』中於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廳發表《驀然》(給琵琶與弦樂四重奏)。
陳以德:
花蓮人。十六歲時由陳彥文老師啟蒙作曲;2011年,獲北藝大音樂系作曲學士學位,師事洪崇焜教授;2015年,獲北藝大作曲碩士學位,師事楊聰賢教授。2013年,加入亞洲曲盟(Asian Composers League)成為會員。作品曾發表於「十方樂集─陌上花開─給新秀作曲家的室內樂展I」(2013)、「臺中現代樂集─我要去很遠的地方,暫時不會回來─作品發表音樂會」(2014)及「亞洲曲盟─第32屆大會暨音樂節」(2014)等;由於對各方藝術領域深感興趣,在求學期間便積極探索各項跨領域的合作,數次擔任舞台劇、電影和動畫等配樂創作人
演出資訊
時間:2015 年 5月 23 日.(六).2:30 pm
地點:鳳甲美術館 ( 北投區大業路166號11樓 )
票價:免費入場 (座位有限,歡迎團體或個人預約報名)
*建議12歲以上聽眾聆聽
主辦單位: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
指導單位:文化部、台北市文化局
贊助單位: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