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出簡介

由邱再興文教基金會所主辦的春秋樂集2014春季音樂會,將於5月31日周六下午2時30分準時開演,本場音樂會由對位室內樂團(Counterpoint Ensemble)、陳中申、黃朧逸、楊璧慈與范珍綾等演奏家共同擔綱演出,本活動不需門票,歡迎有興趣的聽眾預約報名。 春秋樂集自2010年重新啟動後,演出的作品皆為弦樂四重奏+傳統樂器的組合,本場演出除了延續以往的編制外,另外加入了鐵琴+鋼琴的組合,及巴爾托克的第五號弦樂四重奏,為春秋樂集注入新的活力。

在今年春季的演出,我們特別委託曾多次贏得國外作曲獎項的顏名秀教授創作新作,『殘墟蜇音』這首作品的編制為弦樂四重奏+笙,『笙』在樂曲裡擔任在支離破碎的記憶中找尋過往的角色,希望能將零散的線索拼湊成完整的畫面;另外兩首邀演的曲目為年輕作曲家周潤瑩、陳廷銓的作品,長期深耕於跨領域藝術創作與研究的周潤瑩以『夢』為主要構想,延伸出『夢痕』這首作品,弦樂四重奏+竹笛的演奏讓聽眾遊走在前世今生、現實與夢境之中;NSO(國家交響樂團)定音鼓副首席陳廷銓的作品『意象』─為顫音鐵琴獨奏與鋼琴的組曲曾榮獲義大利打擊樂協會作曲首獎,其靈感源自於日本作家藤澤周所寫的同名短篇小說,以探戈(Tango)、爵士曲風呈現,為春秋樂集帶來迥然不同的音樂色彩。

節目介紹

由邱再興文教基金會所主辦的春秋樂集於1991年由馬水龍教授創立,提供作曲家發表的平台,致力推廣台灣當代音樂。這次春季演出委託曾留學德國的謝宗仁創作《絮語》這首給古琴與弦樂四重奏的作品,此作品古琴從泛音、按音到散音(空弦),將會呈現各種不同的面貌給聽眾。春秋樂集這次也邀約了劉韋志及陳宜貞的作品,劉韋志的" Monument II: Falling" 給弦樂四重奏,作曲靈感源自一則網路上的報導,樂曲中呈現出人類文明的愚昧,來紀念這場悲劇。陳宜貞《異境交織》給尺八與弦樂四重奏,全曲企圖結合東西方不同之語法來創作,描繪出超現實之異境。下半場將帶來德佛札克的第十號降E大調弦樂四重奏,出版商西姆洛克曾說:「德弗札克的旋律彷彿是他隨手從衣袖裡抽出來的。」巧手一揮即行雲流水,讓人聽來自在又暢快,歡迎樂迷們前來欣賞屬於德佛札克的魅力。相信2016春季的春秋樂集SQ+,一定能為觀眾帶來不同的音樂饗宴。

演出曲目

陳廷銓:《意象》
Ting-Chuan Chen: "Two Images" for Vibraphone and Piano

周潤瑩:《夢痕》
Jun-Yin Chou: "Imprints of Dreams" for Chinese Flute, String Quartet

顏名秀:《殘墟蜇音》(世界首演)
Ming-Hsiu Yen: "Voices from the Remnants" (world premiere)

巴爾托克:第五號弦樂四重奏
Béla Bartók:String Quartet No.5

演出資訊

時間:2014年 5月 31 日.(六).2:30 pm
地點:鳳甲美術館 ( 北投區大業路166號11樓 )
票價:免費入場 (座位有限,歡迎團體或個人預約報名) *建議12歲以上聽眾聆聽

下載

海報 DM 節目單